第七节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--ABS与ASR
一、概述 当滑动率处于15%~35%的范围内时,纵向附着系数φz和侧向附着系数φc的值都较大。纵向附着系数φz大,可以产生较大的制动力,保证汽车制动距离较短;侧向附着系数φc大,可以产生较大的侧向力,保证汽车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。
2.防滑控制系统的作用和控制方式 防滑控制系统就是在汽车驱动状态下,将驱动轮滑转率控制在5%~15%的最佳范围内。制动防抱死系统是在汽车制动状态下,将车轮滑动率控制在8%~35%的最佳范围内。在上述最佳范围内,不仅车轮和地面之间的纵向附着系数较大,而且侧向附着系数的值也较大,保证了汽车的方向稳定性。 |
[NextPage]
第七节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--ABS与ASR
二、制动防抱死系统(ABS)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,汽车制动时,首先由轮速传感器测出与制动车轮转速成正比的交流电压信号,并将该电压信号送入电子控制器(ECU)。由ECU中的运算单元计算出车轮速度、滑动率及车轮的加、减速度,然后再由ECU中的控制单元对这些信号加以分析比较后,向压力调节器发出制动压力控制指令。使压力调节器中的电磁阀等直接或间接地控制制动压力的增减,以调节制动力矩,使之与地面附着状况相适应,防止制动车轮被抱死。
2.制动防抱死系统(ABS)的类型及布置形式 (2)四传感器四通道前轮独立后轮低选控制的ABS
(3)四传感器三通道前轮独立后轮低选控制的ABS
(4)三传感器三通道前轮独立后轮低选控制的ABS
(5)四传感器二通道前轮独立控制的ABS
(6)四传感器二通道前轮独立后轮低选控制的ABS
3.ABS部件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
轮速传感器由永久磁铁、磁极、线圈和齿圈组成。齿圈在磁场中旋转时,齿圈齿顶和电极之间的间隙以一定的速度变化,使磁路中的磁阻发生变化,磁通量周期地增减,在线圈的两端产生正比于磁通量增减速度的感应电压,该交流电压信号输送给电子控制器。
2)电子控制器(ECU)
(2)可变容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
|
[NextPage]
第七节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--ABS与ASR
三、驱动防滑转系统(ASR)
1.ASR的电子控制器(ECU)
2.ASR的传感器
2)组合式的ASR制动压力调节器
4.装有驱动力控制系统(ASR)的汽车实例
ABS/TCS电子控制装置(ECU)工作原理框图如下图所示。 |
|||||||||